基础信息
牵头参赛单位:王天尊
证照号码:230805198512200415
单位类型:个人
项目规模:初创型
参赛团队负责人:王天尊
参赛项目技术介绍
核心技术介绍:2015年开始设计机器人行走数据收集与自我学习的研究。团队参与设计开发了多种移动机器人AGV、扫地机器人的底盘等。
为了能收集数据的同时获得市场资金,开发了本专利,其目的是在荒漠治理过程不断收集机器人路径规划及行为计划于现实中的偏差,进行人工智能运算修正偏差,并回传机器人进行效验。
专利内容包括:机器人舱,机器人移动平台,农业单元,定位单元。机器人舱放置在指定位置后释放机器人移动平台,根据提前赋值的行走计划进行区域行走并收集环境数据进行路径规划,规划后机器人返回机器人舱,由机器人舱位机器人移动平台搭载农业单元,搭载农业单元的机器人移动平台根据路径规划进行对应的农业指定动作(如播种,扦插,浇水,喷药,收割等)。
市场情况:获得新疆20万亩订单。2019年在央视二套中获得起点创投的400万意向投资。
中泰化学、新疆农大进行联合实验,建立机器人育种舱,培育了省级荒漠治理植物幼苗与测试。同时在荒漠机器人运行中不断迭代配套专利信息,主要配套专利为人工智能荒漠水运输装置。
2020年结合机器人底盘综合信息开展产品平台化升级,将部分成功数据搭载到社区物流机器人,扫地机器人,AGV等设备,依然按照总体计划继续开展数据收集与市场应用相结合的套路完成产品及数据的不断迭代。
技术先进性:本项目目前是全球首例脱离远程控制的独立运行农业协作类机器人项目,项目处于初期数据积累与迭代过程,不断完善机器人及配套设备,不断升级人工智能数据,为机器人独立运行提供支持。
传统的机器人操作是人下达指令,机器人操作到人验收后再下达指令,更换任务一般都要更换机器人来完成新任务,而本项目是设定机器人学习系统,和配套设备,让机器人与机器人舱在互相协作的同时完成不断的学习与适应更多的任务需求。
成本优势,一套机器人是传统人工效率的三十倍,而效率相同情况下是人工成本的一半,同时克服了恶劣环境与岗位不足等问题。
国内外传统的农业机器人还处于在特定环境下的单体种植,采摘上,本项目意图通过荒漠治理收集到足够的农业数据后,应用大田农业,降低设备对环境的需求同时提升设备工作效率。
技术壁垒:首例项目,无参考数据。国内有能力复制本项目的团队有哈工大。因为哈工大月球车项目团队研究单体独立运行已经积累了很多结构与控制设计,但缺乏协作类的信息。
产品或技术成熟度:小批量试产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和投资情况而决定未来2年的开发速度,目前已经在社区快递机器人等领域开展应用。
联系人:孙明达, 邮箱:sunmingda@7ipr.com, 电话:18618174056, 微信:1861817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