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牵头参赛单位:西安水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证照号码:91610131MA6WAC6A4F
单位类型:企业
项目规模:初创型
参赛团队负责人:李昊轩
参赛项目技术介绍
核心技术介绍:目前水下机器人行业更多以科研院所的深海和远洋勘探为主,面向民用的近浅海领域应用近乎空白,公司结合动力技术优势,打造独特产品形态,并在民用细分领域迅速推广铺设。
复合水下动力系统
团队聚焦水下机器人及动力系统研发超过5年,拥有“可变桨距”与“无桨推进”两种独创水下动力系统,相比于其他动力系统更加高效、灵活、安全(不会对生态造成干扰与破坏)。同时拥有创新型“无轴推进”与“多轴矢量推进”推进系统,推动效率更高,荷载更大。在不同水域环境,可以搭载不同水下动力系统以最佳地适应环境,更好的发挥水下机器人作为“水下作业载体”的功能。
“可变桨距”水下动力结构通过单独改变每个螺旋桨的桨距来改变机器人在水下的运行状态,通过1个电机同时控制6个螺旋桨,大幅减少了电机数量,并以一种新型的运动方式在水下360度全姿态灵活运动,相比于传统螺旋桨,转向效率提升了10倍。
“无桨推进”水下动力结构通过科恩达效应摆脱了水下航行器对螺旋桨的依赖,且不会被水草缠绕、对水下生态无破坏、零噪音,因此可以在水下长时间作业。
技术先进性:从市场竞争来看,以博雅工道、臻迪、微孚智能为代表的国内水下机器人公司共20余家,均采用普通螺旋桨推进,在水下动力、水下移动通讯领域研究近乎空白。目标市场集中于消费级水下机器人在潜水、钓鱼场景的应用及军工布局,但在民用消费级和工业级市场尚未铺开。
目前行业内工业级应用较少,友商主要面向消费级产品。我们在工业级民用领域拥有适应性动力结构、更系统化的产品、更专业的设备和操作平台,并且率先打入海洋牧场与河长制的领域试点推广,更加能够获得企业级客户青睐。同时我们在工业级产品打造的“水上水下集成”与“复合动力系统”的独特模块化形态能够更加快速的在市场上推广。
技术壁垒:壁垒主要在于结构的流体设计与控制算法优化,预计可保持领先优势1年左右
产品或技术成熟度:处于小批量试产阶段,将在2020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量产推广。目前已在嘉兴、青岛等地投放使用。
联系人:孙明达, 邮箱:sunmingda@7ipr.com, 电话:18618174056, 微信:18618174056